关闭→
当前位置:首页 > 育儿 > 中国式母爱到底存在怎样的问题

中国式母爱到底存在怎样的问题

时间:2024-06-14 06:29:45
中国式母爱到底存在怎样的问题

中国式母爱到底存在怎样的问题

中国式母爱到底存在怎样的问题,每个母亲对孩子的爱是不一样的,有些父母是溺爱孩子,也有些母亲对孩子的爱是理智的。下面是关于中国式母爱到底存在怎样的问题内容!

  中国式母爱到底存在怎样的问题1

沙拉原来也是这样。她是出生在上海的犹太人后裔,育有两子一女。后来,沙拉离婚了,带着三个孩子移居以色列。初到以色列时,沙拉靠卖春卷来维持全家的生活。

那时的沙拉还是习惯地按照中国式妈妈的思路来想问题:再苦也不能苦孩子。于是,她每天送孩子们去读书,然后自己开始做春卷、卖春卷。

当孩子们回家后,她又一个人忙着做饭,孩子们则围在暖洋洋的火炉旁等着妈妈把饭菜端上桌……她对孩子唯一的要求是:只有能考上大学就行。

这样的情形维持了一段时间,终于有一位邻居大婶看不惯了。有一天,她过来对沙拉的大儿子说:“你已经是大孩子了,应该学会帮助你的母亲,而不是看着你母亲忙碌,自己就像废物一样。”

然后这位大婶又不满地对沙拉喊道:“别以为生了孩子你就是母亲,自己想怎么溺爱就怎么溺爱。

你这样不是在爱孩子,而是在害孩子!” 沙拉后来发现,在以色列家庭里,孩子无一例外都要参与家务劳动,而且越是富裕家庭的孩子越是被父母推出家门体验艰苦生活。于是,沙拉诚恳地接受了这位邻居大婶的意见。

为了培养孩子的生存技能,她以有偿的方式让孩子们帮忙卖春卷,卖掉一个春卷可以提成20%,而孩子们正是在卖春卷的过程中学会了和陌生人打交道。

沙拉还画了一张值日表,挂在家里的墙上,值日表上规定了谁哪天洗衣服、做饭、打扫房间。

经过“家庭会议”,大家一致决定设立“值班家长”,并且规定了“值班家长”的任务。 沙拉的大儿子担任“值班家长”的第一天,一大早就拖好了地板,并就近买来了面包当早餐,还宣布当天的晚餐是炒白菜和煲一个汤。

因为三个孩子轮流值日,所以每周日的早晨,沙拉都可以睡个懒觉,而当天负责值日的孩子会到冰箱里取出酸奶、面包,再煎个鸡蛋,然后把早餐摆好。

宠爱孩子人人都会,甚至连母鸡也会,可是,学会这样“狠心”地去爱孩子,就不是一般人能够做到的了。

如今,沙拉的两个儿子都成了成功的钻石经销商。

沙拉在她写的一本书里这样总结犹太妈妈教育孩子的秘诀:“心软是害,狠心是爱。谁溺爱孩子,谁总有一天会为孩子包扎伤口。”

  中国式母爱到底存在怎样的问题2

社会竞争加剧、育儿成本陡增、子女教育压力,这些往往被视作导致“中国母亲难当”的传统因素。但是,城市化的进程中,与子女分离的“两地之难”,正成为中国母亲实际面临的新负担。

当前,中国流动人口高达2.3亿,空巢老人数量突破1亿,农村留守儿童超过6000万。在这些数字的背后,中国人对于母爱的诠释的'中,还多了打工妈妈的“愧疚”,留守儿童的思念、空巢母亲的牵挂,以及老漂妈妈的奔波。

在这个社会保障机制还不够完善的时代中,中国母亲和他的孩子们正在实际支付着社会转型的成本。“可怜天下父母心,在以家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中,中国人对母亲和母爱有着更深的理解。

"中国式母爱"的无奈:

在中国,整个社会把养育孩子的责任天然地归给了母亲。无论在情感、陪伴、尊重、亲密还是在问题解决方面,很多父亲为孩子提供的支持并不多,因为社会观念里就认为“父亲负责赚钱就够了”。

但问题是,随着女性越来越多地进入职场,母亲也成为了养家糊口的另外半边天,父亲缺失的情况依然大量存在只能说明父亲在孩子成长中并没有承担应尽的责任。

社会压力大,造成一个个没办法回家的男人。这些男人身后,必然有一个很寂寞孤独的女人。

这些个女人身上那些本应由丈夫承担的焦虑和需要,都被投射到孩子(特别是儿子)身上。

在孩子年龄还小的时候,亲情的陪伴最重要,物质条件永远无法替代亲情,这种别离对孩子和家长的伤害,值得家长深刻反思。

《中国式母爱到底存在怎样的问题.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